非遗巡礼京族非遗文化的奇妙世界里,时光的潮汐轻抚过千年渔村,匠人的指尖跃动着民族智慧。让我们一同揭开京族非遗的神秘面纱,聆听那些在岁月长河中沉淀的古老歌谣,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温度。

京族哈节:海洋的礼赞

京族哈节,是京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海洋民族的信仰与情感。每年农历六月初十,京族民众身着盛装,齐聚哈亭,举行庄严的祭祀仪式。哈节期间,人们唱起悠扬的哈歌,跳起欢快的竹竿舞,共同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仓。哈歌的旋律如同海浪般起伏,歌词中蕴含着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恩,是京族人民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京族独弦琴:一弦一世界

京族独弦琴,是京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其音色空灵悠远,仿佛能穿透时光的迷雾。独弦琴的构造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琴身由一根弦和共鸣箱组成,演奏时,艺人通过左手推拉琴杆,右手拨动琴弦,便能奏出如泣如诉的旋律。独弦琴的演奏技巧独特,需要艺人具备极高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如今,独弦琴已成为京族文化的象征,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京族鱼露制作技艺:海味的魔法

京族鱼露制作技艺,是京族人民在长期与海洋相处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鱼露以新鲜海鱼为原料,经过盐渍、发酵、过滤等多道工序精心酿制而成。其色泽金黄,味道鲜美,是京族菜肴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鱼露的制作过程繁琐而精细,需要艺人掌握精准的盐度和温度控制,以确保鱼露的品质和风味。如今,京族鱼露已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远销海外。

京族服饰:海洋的霓裳

京族服饰,是京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洋元素。京族女性传统服饰以蓝色为主调,象征着海洋的深邃与宁静。服饰上绣有精美的海浪、鱼虾等图案,寓意着对海洋的敬畏与热爱。京族男性传统服饰则以黑色为主,简洁大方,彰显出京族男性的刚毅与自信。如今,京族服饰已成为京族文化的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京族高跷捕鱼:海上的舞者

京族高跷捕鱼,是京族人民在长期与海洋相处中形成的独特捕鱼方式。渔民们踩着高跷,深入浅海,利用渔网和鱼叉捕捉鱼虾。高跷捕鱼不仅需要渔民具备高超的平衡技巧,还需要他们熟悉海洋的潮汐和鱼类的习性。如今,高跷捕鱼已成为京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潮汐轻抚京岛海岸,当独弦琴音穿透千年时光,这场跨越山海的非遗巡礼,终将化为心灵深处的回响。京族文化,是海风浸润的智慧,是渔火点亮的传承,更是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的火焰。

从哈节祭海的虔诚祈愿,到独弦琴弦上的天籁之音;从鱼露酿造的古法匠心,到竹竿舞跃动的欢腾韵律——每一帧非遗图景,都是京族儿女与自然对话的史诗,都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注脚。愿每一位见证者,都能成为非遗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让京族文化的星火,在时代长河中永远璀璨。

香港环球卫视《非遗巡礼栏目,探访千年技艺,聆听匠人初心。从苏绣的丝光流转到昆曲的水磨雅韵,从苗银錾刻的星河闪烁,到迷你风筝的云卷云舒,记录非遗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让传统之美闪耀未来。


香港环球卫视文旅行

撰稿:清   沨

责编:尚   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