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服饰】:长江与运河在此交汇,吴韵汉风在此交融,江苏自古便以“衣被天下”的纺织业与“精工巧思”的服饰文化闻名。从良渚先民编织的葛麻衣裳,到明清时期“衣冠文物甲天下”的江南风尚;从民间水乡的粗布短褐,到皇家宫廷的云锦龙袍,江苏传统服饰不仅是一方水土的生活注脚,更是中华文明的微观缩影。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国家级非遗)
水乡风情,形制独特,以“拼接衫、拼裆裤、柬倔裙”为核心,采用蓝白印花布或土布,色彩对比鲜明,剪裁注重对称与功能性。
云锦与宋锦的皇家风华
南京云锦(人类非遗)
以“通经断纬”织造,妆花缎工艺可呈现复杂图案,如清光绪绛地彩云金龙纹袍料,龙纹与祥云交织,彰显皇权威严。明清皇家御用,五色圣旨(五色提花织锦)为防伪技术的典范。
苏州宋锦
(国家级非遗)
经纬联合显花,古朴典雅,如清代红地如意牡丹纹天华锦,以“米”字八达晕为骨架,寓意富贵吉祥。2014年APEC会议“新中装”采用宋锦面料,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惊艳世界。
针尖上的江南:
苏绣与缂丝的极致美学
苏绣(四大名绣之首)
宋代起从实用绣转向艺术绣,明代“顾绣”以书画入绣,清代沈寿创仿真绣,代表作《刺绣女优倍克像》享誉国际。
缂丝(织中之圣)
通经断纬,需“一寸缂丝一寸金”,代表作《宴会》缂织挂毯(路易十五赠乾隆)与养心殿缂丝挂屏,展现中西技艺差异。
市井风韵:
明清“苏样”服饰的时尚潮流
明代“吴服”引领全国,清代苏州服饰十年一变,百裥裙、月华裙等叠穿工艺繁复。昆曲戏服与生活服饰相互影响,苏绣戏衣以丝线细腻、色彩明艳著称,如《牡丹亭》戏服多用“水路”针法,凸显立体感。
非遗新生:
传统服饰的当代演绎
影视活化:南京博物院联合影视剧团队,展出40余套珍藏版戏服,如《甄嬛传》凤冠霞帔,通过服装秀重现经典造型。APEC“新中装”、迪士尼联名苏绣服饰等,将缂丝、宋锦融入现代时装,推动非遗走向国际。
江苏传统服饰是自然地理、历史文脉与匠人智慧的结晶。从水乡妇女的劳作装束到皇室云锦龙袍,从苏绣的细腻针脚到缂丝的通经断纬,每一针一线皆诉说着江南的雅致与坚韧。如今,非遗技艺通过创新设计与数字化传播,正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香港环球卫视《华夏服饰》栏目,弘扬华夏民族服饰文化,揭秘中华千年织染技艺的现代重生密码。从民间服饰纹样到元宇宙虚拟华服,传播中国民族服饰美学文化,引领世界新时尚风潮!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夕 涵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