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巡礼】:珠江潮涌,岭南风骨绵延千年;非遗薪火,匠人精神代代相传。在这片融合海洋文明与中原底蕴的土地上,广府、潮汕、客家和雷州文化交融共生,孕育出独树一帜的非遗瑰宝。今日让我们穿越时空长廊,触摸那些被时光淬炼的绝艺,聆听传承人用生命书写的文化史诗。
粤剧:水袖翻飞见乾坤
传承人代表:欧凯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的粤剧,其"唱做念打"的程式美学在欧凯明手中焕发新生。这位"红派"艺术传人,以《刑场上的婚礼》中周文雍一角斩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独创的"欧派"唱腔将粤剧高亢激越的特色推向极致。2023年,他带领广州粤剧院创排的《谯国夫人》登陆国家大剧院,传统"六柱制"表演体系与现代舞美碰撞出惊人火花。
潮州木雕:刀锋游走显灵韵
传承人代表:辜柳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在厚度不足3厘米的樟木上,辜柳希能雕刻出九层通透的龙虾蟹篓,其作品《百鸟朝凤》耗时三年,运用"镂通雕"技艺使128只禽鸟姿态各异。这位年过七旬的守艺人,至今仍坚持使用传承自明清的20种刀具,在潮州牌坊街的工作室培养出37位省级以上工艺师,让"潮州金漆木雕"技艺突破传承断层危机。
广绣:丝线交织绘霓裳
传承人代表:陈少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被誉为"现代广绣奠基人"的陈少芳,首创"丝线色彩构成法",使传统广绣从72色发展到千余色阶。其代表作《岭南锦绣》运用"留水路"针法再现荔枝的晶莹质感,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2024年广州塔举办的"广绣元宇宙展",通过数字技术让观众体验"以针代笔"的千年技艺。
佛山醒狮:腾跃之间藏武魄
传承人代表:何狄强(省级非遗传承人)
作为"南狮王"黄飞鸿第四代传人,何狄强将武术桩功融入醒狮表演,首创"高杆采青"动作体系。其带领的比麟堂龙狮团在2019年马来西亚云顶世界狮王争霸赛中,以2.85米高空连续后空翻摘得金奖。如今佛山禅城区每年举办的"狮王争霸赛",吸引全球30多支队伍参赛,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典范。
凉茶配制:草本精华润万家
传承人代表:郑荣波(王老吉凉茶第五代传人)
坚守"前店后坊"传统的郑氏家族,完整保存着1840年的凉茶配方手稿。在白云山脚的老作坊里,郑荣波仍按古法将24味草药分"君、臣、佐、使"配伍,其熬制的癍痧凉茶入选广东省首批非遗保护名录。2025年"数字凉茶博物馆"的建成,让传统配方与区块链溯源技术完美结合。
莞香制作:一缕沉香载春秋
传承人代表:汤锦华(省级非遗传承人)
东莞寮步镇"香佬汤"第八代传人汤锦华,掌握着"开香门""采香厄"等独门技艺。他培植的三十年结香老树,单株年产顶级绿奇楠不足500克,2024年香港拍卖会上创下克价万元纪录。其发起的"青少年识香计划",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12个传统香文化教育基地。
从粤剧舞台的铿锵锣鼓到潮州木雕的细密刀痕,从广绣绷架上的丝光流彩到醒狮腾跃间的罡风烈烈,这些非遗技艺不仅是岭南先民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在2025年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古老的技艺正通过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在元宇宙展厅、区块链平台和国际赛场上绽放异彩。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些文化火种,让岭南非遗的华章永远响彻时代的长空。
香港环球卫视《非遗巡礼》栏目,探访千年技艺,聆听匠人初心。从苏绣的丝光流转到昆曲的水磨雅韵,从苗银錾刻的星河闪烁,到迷你风筝的云卷云舒,记录非遗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让传统之美闪耀未来。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