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品】在松花江奔腾的浪花里,在长白山皑皑的白雪下,东北这片广袤无垠的黑土地,孕育出充满浓郁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东北美食像一首热烈奔放的唢呐曲,既有白山黑水的粗犷豪迈,又饱含着闯关东先辈的生存智慧,更承载着一家人围炉而坐的温暖情谊。它们以黑土地馈赠的丰富物产为骨,以代代传承的质朴烹饪为魂,在餐桌上铺陈出北方大地的生活画卷,让舌尖在咀嚼间感受“白山黑水”的独特魅力。

铁锅炖:一锅咕嘟里的东北豪情

这道极具代表性的东北硬菜,堪称东北饮食文化的“灵魂象征”。无论是炖鱼、炖鸡还是炖排骨,铁锅都能将食材的美味发挥到极致。以农村大铁锅为器具,将新鲜的肉类、粉条、白菜、土豆等食材依次下锅,加入大酱、葱姜蒜等调料,盖上木制锅盖,柴火慢炖。随着咕嘟咕嘟的声响,肉香、菜香交织弥漫。掀开锅盖的瞬间,热气升腾,香气扑鼻。一家人围坐在铁锅旁,直接用大勺子舀着吃,随性又畅快,恰似东北人直爽豪迈的性格。这一锅咕嘟,炖出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东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团圆的期盼。

锅包肉:一盘金黄里的岁月传承

这道酸甜酥脆的佳肴,是东北餐桌上的经典“老味道”。精选猪里脊肉,切成薄厚均匀的大片,裹上特制的面糊,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酥脆。刚出锅的锅包肉,色泽金黄,香气四溢。咬上一口,外酥里嫩,酸甜的酱汁在口中爆开,让人回味无穷。它诞生于清末年间,从最初的“锅爆肉”到如今的锅包肉,历经百年传承,成为东北菜馆的必点菜品。一盘锅包肉,承载着东北人对传统美食的坚守,也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岁月变迁。

地三鲜:一碟家常里的田园风味

作为东北家常菜的代表,地三鲜将土豆、茄子、青椒三种普通食材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土豆炸至金黄,外脆里糯;茄子吸饱油脂,绵软入味;青椒保持着清爽的口感。三种食材一同炒制,加入酱油、蒜末等调料调味,简单的烹饪方式却碰撞出独特的风味。这道菜看似普通,却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是东北人家餐桌上最常见的美味。它就像东北人朴实无华的性格,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令人难忘的味道。

粘豆包:一口软糯里的冬日温情

在东北的冬日,粘豆包是不可或缺的美食。以大黄米磨成的面为皮,红豆沙为馅,蒸制而成。刚出锅的粘豆包,黄澄澄、热乎乎,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咬上一口,外皮软糯粘牙,内馅香甜细腻。在过去,每到冬季,东北家家户户都会蒸上一大锅粘豆包,放在室外冻起来,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加热即可。它不仅是冬日里的美味,更是东北人记忆中温暖的符号,承载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蒸豆包的欢乐时光。

东北的美食恰似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长卷,铁锅炖的咕嘟声里沸腾着豪情,锅包肉的金黄酥脆中藏着传承,地三鲜的家常滋味里饱含着质朴,粘豆包的软糯香甜中洋溢着温情。它们用最纯粹的味道,将东北文化的豪爽与热情融入食材,炖进铁锅里,炸在油锅中,蒸于蒸笼内,让每一口都成为感受东北风情的独特密码,在舌尖上勾勒出鲜活而热烈的东北生活图景。

香港环球卫视《每日一品》栏目探寻华夏文化瑰宝,游历名胜古迹,展现华夏魅力,见证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编稿: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