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品】:在南海碧波的簇拥下,海南岛如同一颗镶嵌在蔚蓝幕布上的翡翠,孕育了无数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瑰宝。从千年骑楼的南洋往事到黎苗村寨的原始图腾,从天涯海角的浪漫传说到南山禅院的梵音缭绕,每一处古迹都是时光雕琢的杰作。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足迹,探寻六处不可错过的文化地标,触摸琼岛跳动的文脉。

骑楼老街:凝固的南洋史诗

海口中山路的骑楼建筑群,是19世纪下南洋浪潮的活态博物馆。700余栋连廊式建筑沿街铺展,巴洛克山花、伊斯兰拱券与闽南雕花在立面上奇妙共生,形成独一无二的"南洋风·海南味"建筑语汇。最古老的四牌楼始建于南宋,而博爱路一带的"女儿墙"骑楼则完整保留了民国时期商住两用的格局。漫步水巷口,辣汤饭的香气与海南戏院的琼剧唱腔交织,让人瞬间穿越到《南洋往事》的胶片中。

南山寺:海上观音的禅意栖居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的108米海上观音圣像,矗立于南海之滨的莲花座上,三面分别持箧、持珠、持莲,寓意"慈悲、智慧、和平"。这座世界最高的观音像采用钛合金锻造,能抵御17级台风。寺院内唐代风格的仁王殿与宋代钟楼相映成趣,而三十三观音堂的翡翠浮雕群像,更将佛教艺术推向极致。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信众踏浪朝圣的盛况堪称"南海佛国"奇观。

东坡书院:文脉薪火的千年回响

儋州中和镇的东坡书院,记录着北宋文豪苏东坡"九死南荒吾不恨"的旷达人生。这里保存着载酒亭、钦帅泉等18处东坡遗迹,其中《笠屐图》石刻生动再现了"东坡戴笠穿屐"的民间形象。书院内500年树龄的芒果树,相传为苏轼手植,至今仍结出"东坡蜜果"。每年举办的东坡文化节,学子们身着汉服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千年文脉在琅琅书声中延续。

槟榔谷:黎苗文化的活态基因库

保亭甘什岭的槟榔谷景区,是海南原住民文化的"诺亚方舟"。谷内保存着船型屋、隆闺房等黎族建筑,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更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在非遗村,可见阿婆用古老的踞腰织机编织龙被,其"双面绣"技艺能在一匹布上呈现正反完全不同的图案。每年的"三月三"节庆,鼻箫与叮咚木琴合奏的黎族古调,配合竹竿舞的律动,演绎着《五指山传歌》的原始美学。

分界洲岛:海底王国的蓝色秘境

陵水分界洲岛的珊瑚礁群,是北纬18°线上的生态奇迹。这里拥有中国唯一的热带珊瑚牧场,鹿角珊瑚、脑珊瑚等200余种造礁珊瑚构建起水下"热带雨林"。在海底佛国景区,3米高的金身观音像与鱼群共舞,而沉船遗迹上附着的彩色海绵,宛如上帝打翻的调色盘。海洋剧场里,训练员与海龟共跳"华尔兹"的表演,诠释着"人鱼共生"的海洋哲学。

儋州石花水洞:地心魔幻的喀斯特交响

儋州八一镇的"石花水洞",是距今140万年的溶洞奇观。洞内"卷曲石"如银色瀑布倾泻,而"文石花"则像水晶雕琢的玫瑰,在灯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最神奇的是地下河中的"玉雕"景观——方解石结晶形成的"观音坐莲""蟠桃献寿"等象形石,被地质学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乘坐透明皮划艇穿越溶洞时,钟乳石滴落的清泉如天籁之音,奏响地心深处的自然乐章。

从骑楼的雕花窗棂到海底的珊瑚城堡,海南的名胜古迹如同散落大地的文化拼图,拼凑出"山海相拥、人文荟萃"的壮丽图景。当夕阳为南山观音镀上金辉,当月色为东坡书院蒙上纱幔,这片土地仍在续写着"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的永恒诗篇。

香港环球卫视《每日一品》栏目探寻华夏文化瑰宝,游历名胜古迹,展现华夏魅力,见证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责编:尚   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