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品一座坐落于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汇处的古城,承载着千年烽火与商路传奇。作为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它见证了民族融合的沧桑变迁,也守护着灿烂的文化遗产。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长城博物馆”,探寻那些深藏在山河之间的历史印记。

大境门:万里长城第一门

大境门巍然屹立于张家口市区北端,始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是长城四大名关中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门楣上“大好河山”四字苍劲雄浑,被誉为张家口的象征。这里曾是张库大道的起点,商队驮着茶叶、皮毛往来于中原与漠北,成就了“草原丝绸之路”的辉煌。登临城门,远眺群山长城蜿蜒,依稀可闻昔日驼铃回荡。

张家口堡:明清建筑博物馆

作为张家口市的“起源之地”,张家口堡(堡子里)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这片初始面积约0.23平方公里的古建筑群,留存着478处明清院落,被专家誉为“明清建筑的博物馆”。从军事要塞到商贾云集的“旱码头”,斑驳的砖墙间仍可窥见昔日票号、洋行的繁华盛景。

暖泉古镇:泉水潺潺,古韵流转

位于蔚县的暖泉古镇,因“其水澄清如鉴,三冬不冻”而得名。古镇格局独特,以“三堡、六巷、十八庄”闻名。其中西古堡村被誉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每逢冬日,泉水腾起的薄雾与古堡灯火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鸡鸣驿:驿路遗珠

怀来县的鸡鸣驿城,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驿站。这座明代驿城(建于1420年)曾肩负军情传递与商旅补给之责。城内文昌宫、贺家大院等遗迹,诉说着“驿马星驰”的往昔。登上城墙,俯瞰黄土夯筑的城郭,时光仿佛在此凝固。

宣化古城:京西第一府

宣化古城曾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清远楼与镇朔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远楼以“声通九天”的钟鸣闻名,镇朔楼则曾设鼓角报时,二者相距仅200米,构成“晨钟暮鼓”的千古意境。城中时恩寺大殿更是明代木构建筑的瑰宝。

元中都遗址:草原上的都城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是元代三大都城之一(与上都、大都并列),始建于1307年,仅存续3年即毁于战火。遗址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垣组成,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方向177°,其“工”字形中心大殿、三出阙角楼等建筑融合了中原礼制与游牧特色。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7年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通过“两轴两环两区”格局向公众展示元代都城风貌。

泥河湾遗址:东方人类故乡

阳原县的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密集分布着3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里保存着第四纪国际标准地层,是探索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天然考古实验室”。漫步于此,仿佛能触摸到远古先民在桑干河畔生活的足迹。

张家口的每一块城砖都镌刻着边塞风云,每一段古道都回荡着商旅驼铃。从长城的雄浑到古镇的温婉,从驿站的沧桑到史前的神秘,这里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大地史书”。期待你踏上这片土地,在垣垣壑壑间,听见历史的回响,书写属于自己的山河故事。

香港环球卫视《每日一品》栏目探寻华夏文化瑰宝,游历名胜古迹,展现华夏魅力,见证非凡传奇!


撰稿:清   沨

责编:尚   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