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巡礼】:在广袤的西藏东南部,有这样一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墨脱,这里生活着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门巴族。门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却拥有着丰富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文化,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闪耀着门巴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门巴族非遗文化巡礼,去探寻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化基因的瑰宝。

门巴族民间文学
门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民间文学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口承文化极为发达。门巴族的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神话传说、民间叙事诗等多个方面。
在神话传说中,《镇压妖女》《吉萨格来战妖魔》《房脊神》等作品,充满了奇幻色彩,展现了门巴族人民对自然和未知世界的想象与敬畏。《三兄弟河》《那嘎湖》等故事,则讲述了关于河流和湖泊的美丽传说,蕴含着对自然的感恩与崇拜。而《却吉桑姆和冬顿》《皮休嘎木》《白马兄弟与色》等故事,则歌颂了善良、勇敢和正义,鞭挞了贪婪和邪恶,传递着门巴族人民的道德价值观。

门巴族民间音乐
门巴族的民间音乐以抒情民歌著称,歌体主要有萨玛体、卓鲁体、加鲁体和喜歌体。抒情民歌主要有萨玛酒歌和民间古典情歌两类。

门巴族萨玛酒歌
萨玛酒歌是用萨玛曲调歌唱的抒情酒歌,萨玛歌体因为最早产生于萨玛地方而得名。萨玛酒歌多用于节日、酒会、婚礼、远行等喜庆和欢乐的场合,反映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歌词生动有趣,曲调欢快高昂,手法灵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萨玛歌体分为独段体和多段体两种,以多段体居多。在欢快的节日庆典上,门巴族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唱着萨玛酒歌,歌声此起彼伏,传递着节日的喜悦和民族的情感。

门巴族民间古典情歌
民间古典情歌则充满了浪漫与深情,是门巴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重要方式。这些情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反映了门巴族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门巴族竹编技艺
门巴族竹编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门巴族人民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编织出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他们编制的竹筐、竹篓、竹席等,不仅实用,而且造型美观,图案精美。这些竹编作品体现了门巴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门巴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巴族服饰制作技艺
门巴族服饰制作技艺则展现了门巴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门巴族服饰色彩鲜艳,款式独特,男子多穿藏式长袍,女子则穿着色彩斑斓的裙子,搭配各种精美的饰品。门巴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从选料到缝制,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门巴族人民的匠心独运。

门巴族的非遗文化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记录着这个民族的发展和变迁;又像一首悠扬的歌谣,每一个音符都传递着门巴族人民的情感和梦想。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门巴族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香港环球卫视《非遗巡礼》栏目,探访千年技艺,聆听匠人初心。从苏绣的丝光流转到昆曲的水磨雅韵,从苗银錾刻的星河闪烁,到迷你风筝的云卷云舒,记录非遗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让传统之美闪耀未来。
香港环球卫视文旅频道 撰稿:清 沨 责编:尚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