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辽河平原的沃土上,新民市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从智慧农业的科技赋能到文明乡风的浸润滋养,从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到生态宜居的诗意栖居,六个示范村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勾画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黄家岭村
文明乡风润沃土,鲜花漫道谱新章
新农村镇黄家岭村以“强组织、明思路、重实干”为理念,打造文明富裕新农村。
基础设施焕新颜:硬化道路1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60盏,修缮秋收作业路1万延长米,村民出行与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志愿服务暖民心:成立调解劝和、帮扶关爱等75人志愿者队伍,开展环境整治、政策宣讲等活动,累计服务群众500人次,移风易俗成效显著。
集体经济双驱动:种植金叶菊打造“鲜花漫道”,成为乡村旅游名片;村民自主命名“互爱路”“和谐路”等街路,以文明街名传递乡风愿景。
前莲花泡村
鲜食玉米串金链,科技赋能促增收
东蛇山子镇前莲花泡村依托鲜食玉米产业,探索致富新路径。
技术培训强根基:参与新民市乡村振兴大讲堂,学习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实现科学种植。
订单农业保收益:与十月稻田公司合作,以高价订单回收模式保障农民收入,2024年助农增收超1.5亿元。
产业融合拓市场:推动鲜食玉米倒茬复种,延伸产业链,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黄金产业。
红旗村
订单农业稳增收,产学研融合强动能
红旗乡红旗村紧抓鲜食玉米产业机遇,深化产学研合作。
企业联动保销路:依托十月稻田公司订单回收,形成“企业+农户”利益共同体,农民增收信心倍增。
科技赋能提品质:引入沈阳农业大学技术指导,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模式,玉米品质与产量双提升。
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玉米深加工与电商销售,拓宽产品销路,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30%。
金五台子乡皂角树村
电商赋能拓销路,智慧农业显身手
皂角树村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为引擎,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
电商助农创品牌:新民市信昌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搭建线上平台,推广优质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智慧管理提效率:应用物联网技术监测仓储环境,实现粮食烘干、存储全程智能化,损耗率降低15%。
联农带农促共富:与周边农户签订收购协议,带动200余户家庭年均增收2万元。
于家窝堡乡
淡水鱼繁育兴产业,标准化养殖树标杆
于家窝堡乡依托淡水鱼繁育项目,打造渔业经济新高地。
科技养殖提质效:沈阳华泰渔业有限公司获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鱼苗存活率提升至95%。
产业链延伸增值:发展休闲垂钓、生态观光等业态,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综合收入增长40%。
生态循环保环境:利用养殖废水灌溉农田,形成“鱼-稻-肥”循环系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大民屯镇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种源创新破卡点
大民屯镇以沈阳秋实农业科技公司为依托,引领种业振兴。
种源自主控风险:培育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打破种业“卡脖子”难题,覆盖新民市80%耕地。
数字技术助管理: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通过无人机播种、AI病虫害预警,生产效率提升30%。
产学研融合育人才:与中国农大合作建立教授工作站,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500人次,技术辐射东北三省。
这六个示范村如同璀璨明珠,串联起新民乡村振兴的壮丽长卷。它们用实干作答时代之问,以创新回应发展之需,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愿景照进现实。
未来,这片黑土地将继续以奋进之姿,谱写乡村振兴更加辉煌的篇章!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