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黔东南的苗岭深处,雷山县这座"中国苗族文化中心"正以乡村振兴的妙笔,绘就着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交融的壮美画卷。这里不仅是"天下西江"的所在地,更是非遗传承与生态农业交相辉映的沃土。让我们走进这片浸润着苗族风情的秘境,感受六个示范村如何以文塑魂、以旅兴业、以绿为底,谱写各具特色的振兴华章。

当晨雾轻抚雷公山的翠岭,当晚霞映照巴拉河的清波,雷山的乡村正在演绎着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共生的振兴故事。从非遗传承到农旅融合,从特色种养到研学体验,六个示范村犹如六幅苗绣,在黔东南大地上编织着乡村振兴的锦绣篇章。他们以创新实践诠释着"民族文化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雷山样板。

西江镇黄里村

苗绣产业的传承地

黄里村建成苗绣技艺传习所5个,培养多名绣娘。传承人的"锦绣工坊",年产值达百万元,产品远销海外。每年举办的苗绣大赛,吸引全国设计师参与创作。

郎德镇上郎德村

非遗展演的活态馆

上郎德村恢复传统苗族歌舞30余项,组建表演队8支。村民的"芦笙世家",年演出上百余场,带动多户村民增收。建设的非遗体验中心,每年接待大量研学团队前来参观学习。

大塘镇新桥村

水上粮仓的守护者

新桥村保护百年水上粮仓群,打造农耕文化博览园。村民的"稻鱼共生"示范基地,亩产值不断增收。复原的传统舂米技艺,成为游客体验的热门项目。

方祥乡陡寨村

高山茶香的飘溢处

陡寨村发展有机茶园上千亩,建成雷公山茶产业带。茶农的古茶树,每年精品毛尖茶产量和售价可观。创新的"云上茶旅"项目,连接都市茶客上百户。

永乐镇乔歪村

林下经济的示范园

乔歪村发展天麻、灵芝等林下种植上千亩。药农的"生态药园",年产值非常可观,带动多户村民就业。建设的苗医药展示馆,收藏珍稀药材标本上百种。

达地水族乡也蒙村

民族共居的和谐地

也蒙村保护水族、苗族等多民族文化,建成民族团结示范寨。村民的"百鸟衣"制作坊,年销售额可观。每年举办的"吃新节",吸引许多周边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庆祝。

从苗绣黄里到非遗郎德,从粮仓新桥到茶香陡寨,雷山六村以不同的维度诠释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在这片融合了民族文化与生态资源的土地上,新时代的雷山人正将文化优势与生态优势完美结合,续写着"天下西江"的崭新篇章!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