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祁连山与湟水河交汇的瑰丽画卷中,互助土族自治县正以乡村振兴为笔,勾勒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让我们走进这片热土,聆听六个示范村用汗水谱写的振兴诗篇。
威远镇小庄村
非遗文旅的活态传承
作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小庄村将土族盘绣、安昭舞等非遗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2024年建成非遗工坊12家,带动全村旅游收入突破1800万元,绣娘人均年增收2.3万元。青砖黛瓦的庄廓院里,七彩丝线正编织着文化自信的锦绣图景。
塘川镇高羌村
高原夏菜的绿色革命
依托海拔优势,这里建成西宁最大的供港蔬菜基地。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娃娃菜、荷兰豆等特色种植3800亩,冷链直通粤港澳。2025年预计产量突破2万吨,户均增收5.6万元,让黄土旱塬变身"高原菜篮子"。
五十镇班彦村
光伏农业的共生典范
这个易地搬迁村在荒坡架起光伏板,板下种植当归、黄芪等中药材,形成"上面发电、下面种药"的立体经济。2024年光伏收益分配156万元,药材产值达890万元,曾经的"干旱岭"如今闪耀着"蓝金板"的科技光芒。
东沟乡洛少村
生态牧场的循环经济
采用"饲草种植-牦牛养殖-有机肥还田"闭环系统,建成万头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通过物联网溯源系统,每头牛佩戴电子耳标直供长三角高端市场,2025年品牌溢价达35%,牧民年收入较三年前翻两番。
丹麻镇哇麻村
冷凉花卉的美丽产业
利用高寒气候培育百合、郁金香等球根花卉,建成西北最大种球繁育中心。2024年出口荷兰种球1200万粒,配套发展花海旅游,实现"一朵花带动整条链",村民年分红最高达4.8万元。
红崖子沟乡上寨村
温泉康养的山水经济
钻探出48℃天然温泉后,打造"药浴理疗+民宿集群"的康养小镇。引进北京养生机构建设温泉综合体,2025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3.2万元,雪域神泉焕发新生机。
从文化传承到产业创新,从生态守护到科技赋能,这六个村庄如同六颗明珠,串联起互助县乡村振兴的璀璨项链。它们见证着:当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交融,青山绿水终将化作惠泽百姓的金山银山。新征程上,土乡儿女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美诗行!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