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巍峨天山南麓,塔斯尔海河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丝路北道。这里曾是大漠戈壁上的军垦热土,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中,21个连队转型的示范村正以"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文化润"的兵团特色,书写着新时代的戍边传奇。让我们循着七律诗联"塞外春风度玉关,兵团沃野焕新颜"的意境,走进6个特色鲜明的示范村。

八十九团十二连

海棠小镇

这个被誉为"中亚海棠第一村"的兵团连队,依托2000亩西府海棠种植基地,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观雪"的全季旅游链。2024年海棠果精深加工产值突破38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4.2万元。白墙灰瓦的关中风格民居与万亩花海相映,兵团二代李建军开发的"海棠醉月"民宿集群,更成为网红打卡地。

八十四团三连

驼铃牧歌

保留着1954年建连时的地窝子遗址,这个哈萨克族职工占63%的牧业村,将传统游牧文化与现代畜牧业深度融合。建成全疆首个"云牧"智慧养殖系统,3000头西门塔尔牛佩戴电子耳标,通过5G网络实现精准饲喂。2025年推出的"认养一头兵团牛"项目,已吸引上海等地2300名客户参与。

九十团七连

金穗人家

地处艾比湖湿地缓冲带,这个村创新"稻渔共生"模式,2.8万亩有机水稻田里放养螃蟹、小龙虾,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农业典范。其"艾比湖"牌蟹田米连续三年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24年带动职工户均增收5.6万元。村史馆里陈列的军垦犁铧,见证着从"屯垦戍边"到"生态戍边"的转型。

八十六团九连

丝路葡乡

北纬44°的黄金纬度赋予这里种植酿酒葡萄的天然优势。法国酿酒师皮埃尔团队驻点指导,建成2800亩赤霞珠种植基地,橡木桶陈酿的"兵团红"葡萄酒斩获柏林葡萄酒大赛银奖。村头的兵团文化广场上,维吾尔族姑娘阿依古丽正用艾德莱斯绸装饰酒庄外墙,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在此水乳交融。

九十一团四连

沙海绿洲

曾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风头水尾",通过30年持续造林,如今防护林带如绿色长城锁住沙龙。村里发展的肉苁蓉嫁接技术,让2万亩梭梭林年产出600吨"沙漠人参",中药材加工车间里,90后技术员王磊研发的苁蓉胶囊已取得GMP认证。2025年该村获评"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八十三团六连

星火燎原

这个以湖北支边青年后代为主的村落,将楚文化基因注入乡村振兴。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军垦记忆"影视基地,还原了六十年代兵团拓荒场景,《花开时节》等8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村民自编自演的歌舞剧《铸剑为犁》,每年在村大舞台演出超50场,成为兵团精神教育的活教材。

示范村礼赞

   雪峰映照棉田阔,丝路明珠焕彩光。   

   兵团铁骨开阡陌,庭院葡萄缀画廊。   

   电商激活千户笑,农机耕破万年荒。   

边城今奏振兴曲,瀚海驼铃变稻香。

从海棠飘香到葡萄满架,从稻浪翻滚到沙海生金,双河市的乡村振兴实践既延续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又谱写着"产业融合、生态宜居、文化传承"的新篇章。当无人机掠过塔斯尔海河两岸,镜头里阡陌交通的新农村,正以最生动的笔触描绘着新时代的"边塞新曲"。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