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版图上,北京大兴区正以乡村振兴为笔,以永定河水为墨,绘就出一幅产兴业旺、人文隽永的美丽乡村画卷。作为首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展示区,这里既有428岁贡梨树见证的农耕文明传承,又有智能温室里绽放的科技农业新芽。让我们走进六个特色村落,感受大兴乡村振兴的澎湃脉动。

庞各庄镇梨花村

百年梨园酿就文旅盛宴

梨花村现存3万棵百年古梨树,其中明朝万历年间"金把黄"贡梨树已逾428岁高龄。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富民强村"为纲,将64家民俗接待户串联成集住宿、餐饮、采摘于一体的产业链。每年春季"梨花节"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村民不断增收,让"春赏花、秋收果"成为京南生态旅游金名片。

礼贤镇龙头村

红色基因激活非遗经济

龙头村紧抓大兴机场发展机遇,融入“龙头”文化规划,推动文化产业和乡村振兴,村里组建高跷队,多次代表大兴区参加市级展演和比赛,如新春文化节、非遗展演等活动。文化墙与乡情村史馆结合形成“红色文化教育展示带”,讲述革命故事和烈士事迹。衍生出的非遗研学项目年创收可观,实现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与集体经济"双赢共进"。

庞各庄镇鲍家铺村

艺术乡建重塑河畔美学

永定河畔的鲍家铺村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吸引艺术家建立工作室集群,形成特色艺术生态。2020年起陆续引入‌近30位艺术家‌,将废弃农舍改造农房为陶艺坊、油画院等艺术空间,并建设壹号公共空间用于作品展示。闲置农房出租使‌户均年增收3万元,租金提升30%。艺术展览、研学活动年接待超1000人次,衍生文创产品销售可观。

依托永定河生态涵养区,完成平原造林782亩,实现煤改电、污水处理厂、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全覆盖,获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废铁雕塑融入自然景观,用艺术张力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庞各庄镇示范园

科技赋能都市农业

示范园采用椰糠基质无土栽培和智能水肥系统,通过传感器精准调控温湿度、光照及营养供给,该技术模式与首农翠湖智慧农业工场(北京高效设施农业首个试点项目)一致。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实现节水30%、节肥20%,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

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建的"科技小院"示范种植优新品种,该院开发的“农科小智”AI大模型及云上智能科技小院已落地应用,支持病虫害诊断、技术培训及新品种推广。示范种植300余个优新品种具备技术基础,翠湖工场同类项目已成功培育56个蔬菜新品种,带动周边200农户转型科技农业。示范园通过“智能温室+科技小院”模式,为京郊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效范本。

瀛海镇数字田园

云端耕种引领未来

通过数智乡村服务平台,农户可实时获取气象预警、专家指导。2024年建成"5G+无人农场",农机作业效率提升40%,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210%。这种"手机种地、直播卖菜"的新范式,让千年农耕文明插上数字翅膀。

从古梨树的年轮里读取智慧,在智能温室的荧屏上书写未来,大兴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仍在续写。这片土地正以组织振兴凝聚合力,以文化振兴唤醒乡魂,以产业振兴充盈荷包,为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提供了"首都样板"。当永定河的晨雾散去,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已嘹亮响起。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