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柯华1954年12月起先后担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西亚非洲司司长,中国驻几内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非洲司司长;1972年9月起先后担任中国驻加纳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驻菲律宾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1978年8月任中国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1983年3月任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党组成员、顾问;1995年11月离休;2019年1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岁。

柯华在香港回归之夜

1997年6月30日,中国内地观礼团经深圳到香港。午夜,从世界各地前来参加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嘉宾,云集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厦,翘首等待那庄严时刻的到来。零时零秒的时刻终于到了,英国国旗准时降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高高升起。此时此刻,一种民族自豪感突然迸发出来,汇成一股经久不息的掌声,香港回归了!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

在英国国旗降落前片刻,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代表英国女王讲话说:“今夜这个重要、独特的仪式,将在一刻之间,凝聚了香港历史的改变与延续……香港将交还给中国,而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香港继续保持其鲜明的个性,继续是世界多国的重要伙伴。”查尔斯还在讲话中,以一种英国式的含蓄,别有意蕴地暗示:在香港的“这些成就中,也有我们一份参与”。

1997年6月30日午夜,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他的讲话只用了五分多钟,却获得了五次热烈的掌声。

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了近30年前的一桩往事。

1957年,加纳人民在反对殖民主义斗争中,赢得了独立,我陪聂荣臻元帅应邀参加加纳独立庆典。

庆典在户外进行,代表英国王室的是肯特公爵夫人。肯特公爵是王室第七位继承人。在豪华的帐篷里,她高高地端坐在特制的金碧辉煌的座椅上,似是“主人”般矜持地一一接见贵宾和加纳官员。她在致词中,对加纳国徽上“正义”二字作了特别的阐释:“正义意味着君主与她的臣民之间的合理关系。”恩克鲁玛总统驳斥说:“我们将把一直到今天将我们束缚在英国身上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锁抛弃在身后!”但是,驻加纳的英国总督克拉克仍然大言不惭地说:“我自以能身为一个大不列颠王国的殖民主义者而感到骄傲。”

事实上,英国人那时所允诺的加纳独立,远不彻底。那时担任加纳三军司令的仍然是英国人,除加纳外交部部长外,有些主要官员也仍然是英国人,加纳主要的出口农产品可可的价格也是由远在伦敦的英国人确定的……所幸的是,在以后的年月里,经加纳人民继续奋斗,加纳的独立才有了新的重大进展。

两相比较,不可同日而语。

1997年7月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江泽民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赠题词“香港明天更美好”。

7月1日上午10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致辞再度重申中央人民政府关于香港的方针、政策,从人们多次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看到了香港同胞的期待和信心。我注意到,前来参加庆典的,还有英国前首相、外交部长等许多我所熟识的英国朋友,他们都曾为今天的到来,为中英两国人民友好,作出了努力和贡献。江泽民致辞时说:“我向中英两国所有为解决香港问题作出贡献的人士,向世界上所有关心和支持回归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感情。我们更希望今后的香港,在中英友好关系中发挥其桥梁作用。

1997年7月1日凌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宣誓就职,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监誓。

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追求卓越,共享繁荣》的演辞,更使人感到选举得人。他平和而自豪地说:“在和平和秩序中,香港走过了一个里程碑,迈进了一个新纪元。”随后他真诚地说:“我和所有香港市民一样,不是香港的一个匆匆过客。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希望都在香港。我们对香港,有一份深厚的感情,持久的责任。”他的乡情乡音使香港同胞倍感亲切。

人们都知道董建华先生是已故船王董浩云的长子。董浩云曾经拥有总吨位高达1100万吨的船队,但在80年代初世界航运萧条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董浩云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董建华在危难时,接过父业,卧薪尝胆,经过八年的苦斗,终于重振董氏家业,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干、魄力和胆识,香港同胞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左)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右)移交了土地基金的有关文件。

董建华承诺首先着手解决香港同胞最关心的经济问题、教育问题,以及房屋和老年人福利等民生问题。讲述香港的未来发展。他要求香港同胞在“一国两制”的新环境下去认识国家,认识民族;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并强调说:“对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认同,包括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逊厚道、自强不息。我们重视多元,但是避免对立;我们崇尚自由,但讲求法治;我们尊重少数人意见,但处处应以大局为重;我们维护个人权利,但更要承担社会责任。”

一个朋友告诉我,董建华的演辞由他自己动笔起草,在征求了几个同事意见后,又经他自己动手修改定稿。我们不能不对董建华的勤政精神表示赞佩。董建华在组建特区政府时不可谓不忙,但他仍重视调查研究,重大问题亲自动手、动笔,不假手于秘书,很值得内地一些干部学习!

随后的庆祝演出中,演唱了《回归颂》:“百年的岁月/抬头挥手别/从明天起/前途无量……”

令我特别高兴和惊异的是,《回归颂》的歌词和乐曲竟是特首董建华的夫人赵洪娉和她的两位朋友合作创作的。这首从她心里流出的歌,表达了广大香港同胞的心声。


文章来源 | 外交官说事儿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