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沃野千里,物阜民丰,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正奏响一曲曲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近年来,辽宁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如今,当我们走进辽宁的各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昔日的贫穷与落后,而是生机勃勃的产业、整洁美丽的村容、文明和谐的风尚和人民群众幸福的笑脸。这些示范村,如同镶嵌在辽沈大地上的颗颗明珠,闪耀着乡村振兴的璀璨光芒,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产业兴旺,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辽宁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子。

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 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稻田养殖,形成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种养模式,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大连瓦房店市驼山乡张屯村: 依靠当地苹果的优势,积极发展果品加工和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精品果园和农家乐,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石湖村: 依托当地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食用菌等,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林下经济产业带。

丹东市东港市合隆满族乡龙源村: 依托沿海优势,发展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打造了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了当地渔民增收致富。

铁岭市调兵山市兀术街村: 依托当地煤炭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了一批煤炭深加工项目,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水泉村: 依托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特色民宿和旅游景点,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葫芦岛市绥中县加碑岩乡秋子沟村: 依托当地苹果的优势,积极发展果品加工和销售,打造了一批苹果加工企业,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辽宁各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草盆村: 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华来镇和睦村: 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家园,成为国家级生态村。

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温泉村: 依托当地温泉资源,发展温泉旅游,建设了一批温泉度假村,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阜新市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

乡风文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辽宁各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盘锦市大洼区唐家镇北窑村: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柳河村: 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弘扬文明风尚,促进了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治理有效,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辽宁各地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沈阳市沈北新区马刚街道马刚村: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推行“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的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鞍山市千山区东鞍山街道房身村: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朝阳市双塔区他拉皋镇他拉皋村: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三治融合”,加强村民自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些示范村,如同一个个闪亮的坐标,标注着辽宁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辽宁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贡献辽宁力量!

未来,辽沈大地必将更加美丽,乡村振兴的乐章必将更加响亮!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 稿:清沨

值班编辑:刘紫丹

责任编辑: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