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柯亚沙1981年从中国国际旅行社调入文化部外联局;1984年起先后在驻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使馆、驻芝加哥和旧金山总领馆、驻英国和澳大利亚使馆的文化处(组)担任秘书、领事、参赞和公使衔参赞;2013年退休。 / 前言
几天前,我去往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参观。其间,看到一件展品与我当年在驻英国使馆任公使衔文化参赞时所做的工作有关,于是写下了介绍有关这件展品的短文,以飨读者。
《钦藏英皇全景大典》
几天前,我参观了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其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钦藏英皇全景大典》引起了我的兴趣,使我回忆起当年在驻英国使馆工作时的一件往事。
清朝乾隆五十八年,也就是1793年,乾隆皇帝即将83岁之际,英国勋爵马戛尔尼受英王乔治三世的派遣,率领了一支由700余人组成的庞大使团船队,以向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前往中国,期望能够完成与中国通商和建立外交关系的使命。
他们一共携带了590套国礼,其中包括一套9卷16本的牛皮烫金画册。画册描绘了18世纪英国的城市建筑、田园风光、宫殿和别墅花园,以及大型舰船等人文景观。这套画册不仅内容丰富,更是制作精湛的旷世珍品。在清宫档案记载中,这套图典被列为全部礼品中的第十件。
当时,乔治三世视中国为世界强盛国家之一,他相信这些国礼足以向中国展示业已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国力和文明程度,借此叩开这个东方古国的大门。
但当时的清王朝正值康乾鼎盛时期,对于西方文明并不看好。因此乾隆皇帝以向天下臣民颁发谕旨的形式给乔治三世回信,拒绝了英方在中国设立公使馆、开启通商口岸的请求。(注:在乾隆拒绝中英建立使节关系的82年后,清王朝在伦敦建立了驻外的首个公使馆,馆址就是现在的中国驻英国使馆本部。)
这起中外交流史上的著名事件使这套图册束之高阁。直到2005年,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清理清代皇室档案时,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这套画册,每一本都是用御用黄绫包裹着,上面落满了厚厚的尘土。尘封了二百多年的这套珍贵的文物和这段故事终于走出了历史的尘埃。
2007年,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用数码技术限量复制了这整套画册文献,将其命名为《钦藏英皇全景大典》,对全球发行,并首次在当年伦敦国际图书展上亮相,但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据了解,英国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博物馆或图书馆藏有这样一套完整的画册了,大英博物馆也仅有其中四册而已。
《钦藏英皇全景大典》是东西方文化第一次碰撞的实证,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传世文献,对中英双方回顾历史和更好地发展双边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鉴于这种特殊的历史意义,我觉得这整套图典如果在二百多年之后能够又被英国人看到,对于中英之间的交流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便从国内争取到了一套,并经过和英国女王办公室的介绍沟通,安排刚刚到任的驻英国大使傅莹于2007年6月12日递交国书时,将该套图典作为礼物回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并赠送伊丽莎白女王之前,驻英使馆举办了预展记者会。
据悉,王室礼宾官在向女王展示图册样品后向中方表示,女王对画册很感兴趣,已经同意递交国书和赠送图册同时进行,这在白金汉宫的礼仪中非常罕见。王室在英国民众中受到广泛尊重,傅莹大使此举将会进一步推动中英关系的全面发展。
根据傅莹大使的建议,为了让英国普通民众也有机会看到这套珍贵的历史档案,向英女王赠书仪式前,我还安排了全套图典在大英博物馆向公众展出。大英博物馆为此次展览举办了隆重的开幕式,邀请各界人士出席,介绍了这套图典的历史背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与女王办公室沟通的时候,我们事先拿了一本尺寸稍小一点儿的图册作为样本,通过白金汉宫的礼宾官呈送女王审阅,并请英方答复我馆结果时,将这本图册一并退还。白金汉宫很快便答复我们女王确认愿意接受赠送,但是送去的那本图册却迟迟没有退还。后来礼宾官私下半开玩笑地告诉我说,不退是因为女王太喜欢了,怕你们改变主意不送了。所以在大英博物馆展出时,整套图典就少了这一本。
女王对这套精美的图典十分喜欢,特意提前派人从使馆运走,摆放在傅莹大使递交国书的现场。
女王派来接送作者一行的两辆皇室御用马车
递交国书当天,我有幸陪同傅莹大使乘坐女王派来接送我们的两驾皇室专用马车,在皇家骑兵护卫队的护卫下前往白金汉宫,一路上十分拉风。
今天这套《钦藏英皇全景大典》已成为考察18世纪英国历史状况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图册共计2108页,16本画册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一本有1米长、80厘米宽、20厘米厚,仅这一本书就重达80公斤。全套图典装在外面雕刻有中国龙的木箱里,重达500多公斤。图册内有200幅英国乡村别墅、宫殿和园林的示意图、设计图和剖面图。其中4册《大英帝国全景图》的80幅全景图,描绘了圣詹姆斯宫、温莎城堡、汉普敦庄园和伦敦塔等著名建筑,展示了当年大英帝国的财富和成就。《巴克兄弟的英格兰和威尔士100座城镇透视》描绘的城镇风貌现在多已不复存在了。
英国女王和菲利普亲王都十分热爱中国文化。在英国工作期间,作为公使衔文化参赞,我同女王有过多次接触。其中一次是陪同当时我国驻英国大使查培新,出席女王在白金汉宫为使团举办的活动,而在两周前她刚刚参观了我们在伦敦揭幕的《盛世华章——故宫文物展》。所以见面后,女王便兴奋地与我聊起她对那天参观展览的感受,特别是对其中一件巨大的和田玉雕特别感兴趣,详细询问了那件玉雕的情况。离开白金汉宫时,查培新大使对我说:“女王对政治话题没有兴趣,但是和你就有聊不完的话题,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18年,女王她老人家也已仙逝。
转自:外交官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