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岭南大地的青山碧水间,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作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先行地,广东以示范村为支点,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着“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百姓富”的现代田园诗篇。从粤北山区的古村活化到珠三角的农文旅融合,从荔枝产业的“甜蜜经济”到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广东乡村振兴的实践正成为全国瞩目的标杆。
党建引领:红色引擎激活振兴动能
连州市丰阳镇朱岗村
乡村振兴的底色是党建红。在连州市丰阳镇朱岗村,“党建周会”机制让党员与群众共商村务,整合畔水土地1500亩,耕地面积增加近10%,村集体增收超30万元,成功创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揭阳市仙家村
揭阳市仙家村以“全开放式”党群服务中心为纽带,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倾听民意,带动村民从“袖手看”转为“动手干”,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番薯加工厂带动60人就业,实现“土特产”向高附加值转型。
增江街联益村
增江街联益村通过党建引领“三治结合”,打造法治工作室和村歌《增江街湾里歌声多》,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以制度创新凝聚发展合力。
产业振兴:从“土特产”到“新质生产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广东以“一村一品”为抓手,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
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朱岗村首创“稻渔共生”模式,实现“一亩田、百斤虾、千斤稻、万元钱”,带动500人就业,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遂溪乌塘新屋村依托“仙品荔”核心产区,发展荔枝蜜、采摘观光等业态,年产值达2600万元,荔农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电商销售突破2600万元。
农旅融合引爆流量:广州马岭村打造全国最大古树三角梅园,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带动民宿、餐饮等业态发展,村集体收入从100万元跃升至400万元。增江街联益村推动顺盈谷·香文化生态康养园项目,引入种子供应链中心,打造森林康养基地,预计年产值达7.5亿元。
非遗经济破圈生长:番禺沙湾北村深挖飘色、醒狮等民俗文化,活化古村建筑,打造非遗古镇品牌;花都塱头村修复明清古建筑群,邀请国际建筑师打造“春阳台”项目,吸引全球游客。
生态筑基:绿水青山织就幸福底色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最美注脚。朱岗村以“樱花大道”和“四小园”建设为亮点,动员千人次参与绿化,打造“一河两岸”生态景观。新屋村投入500万元建设荔枝文旅景观,将村道变为“荔枝画廊”,年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实现“村在景中驻,人在画中游”。从化龙潭村依托田园综合体和万亩良田项目,融合古墟电影公社、结婚小镇等业态,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展现景美人和的岭南新风貌。
文化铸魂:乡愁记忆点亮精神家园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揭阳仙家村创建“榕树下的微课堂”,以文明实践激活村民参与热情;遂溪新屋村挖掘“仙品荔”百年古荔文化,打造苏东坡典故IP,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南沙马克村以果蔗产业为媒,整合生态资源,建成“广州市美丽乡村”和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实现农文旅“三产融合”。
治理创新:共建共治凝聚发展合力
广东以多元机制激活乡村治理效能。朱岗村创新“积分超市”和“星级户评比”,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仙家村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道路硬化、排水系统全覆盖,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联益村成立“强村公司”,整合资源发展民宿和种业,预计2025年民宿项目年分红10万元,带动就业和集体经济双提升。
未来展望:从“广东样板”到“全国标杆”
广东的乡村振兴实践,是“百千万工程”的生动诠释。2025年,全省将新增500个示范村,聚焦数字乡村、低碳农业等新赛道:联益村计划打造“环南昆山—罗浮山”康养基地;新屋村深化“荔枝+文旅”模式,串联红色教育基地,构建农文商旅大格局。正如遂溪新屋村书记李伟荣所言:“乡村振兴的真谛,是让乡土基因焕发新生。”
在这片承载着岭南文化精髓的土地上,广东正以“千村千面”的探索,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这里,有珠江的奔涌,有丹霞的壮美,更有南粤儿女共创共富的壮志豪情。乡村振兴的广东答卷,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灵感源泉!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见证乡村振兴丰硕成果,展现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的伟大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沨
值班编辑:刘紫丹
责任编辑:黄建强